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微型群聚」進駐計畫,為活絡藝術村兩村之空間,特提供村內單元空間,供進駐者(僅限中華民國國籍個人或團體)承租作創作或辦公使用。透過提供長期工作室的方式,扶植臺北市文化創意產業,進行人才育成,並促使進駐單位與在藝術村的國際藝術家進行創作交流。此外,藝術村亦提供行銷資源,配合微聚工作室舉辦的各種活動協以露出,以形塑整體微型群聚藝術家們的形象和特色。

2022年度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有16組、台北國際藝術村有7組長期駐村微型群聚,以推廣藝術村空間資源與社群交流為基礎,使其空間活化與再利用之外,也促進不同族群、領域的文化活動在此發生。

 

  • 現有寶藏巖微型群聚簡介:

編號

微聚名稱

代表人

進駐

空間

簡介

1

Yinke Studio

應可潔

37弄2號

創作類型:絹印、插畫、布品設計。

Yinke 品牌主要對於動物保護、環境議題、弱勢族群等關心,通過個人創作轉化為產品。目前有服飾、明信片、雜貨、布品等各式產品,皆為精緻手感製作。也期許在目前大量消費的社會裡,能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溫暖選擇。

2

三貓俱樂部x秋紅肚房

陳雨琦

43號

創作類型:漫畫、食堂。

三貓俱樂部以「貓」為題材創作漫畫出版,與來自台南家鄉味的秋紅肚房以「牛」創作簡餐輕食。空間不時舉辦展覽、個展,將食的文化與藝術設計共同創造出不同的五感體驗。

3

51門

廖珮妤

51弄5號3樓301室

創作類型:停格動畫、漫畫創作。

「51門」是由定格動畫工作者與漫畫家組成的異想空間。大部分以停格動畫接案製作、微型攝影、插畫漫畫邀稿、教學工作坊、並不定期舉辦各類展覽。

4

其他的事

鄭堯隆

51弄5號2樓201室

創作類型:編織、手作、花草

其他的事以毛線編織和花草為主要創作方式,目前不定時舉行工作坊。

5

周靈芝創作工作室

周靈芝

51弄13號2樓202室

創作類型:布藝、編織、陶藝

藝術家周靈芝以環境藝術和社區藝術為創作方向,曾和寶藏巖居民共創生態農園。目前工作室以創作和教學為主,以及陶藝/布藝課程。

6

差事劇團

鍾喬

51弄15號303室

創作類型:劇團、市民劇場、環境劇場。

差事劇團創立於1996年。創辦人鍾喬自1990年起,陸續與亞洲各國民眾戲劇團體合作,舉辦多次的聯合演出或戲劇交流工作坊。多年來,劇團運用民眾戲劇(People’s Theatre)的訓練方法暨理論系統,從現實出發,融合在地的歷史與生活經驗,在現代劇場中探索表演美學的戲形式。

7

尖蚪

林廷芳

57號

創作類型:藝文複合餐飲。

尖蚪以藝文餐飲複合空間進駐寶藏巖,店內除了提供咖啡茶水及家庭風味輕食料理外,也不定期舉辦各類型小型展演、音樂會、手作工作坊等等。

8

Mechanman Lab

黃正裕

55號1樓

創作類型:攝影創作、相機維修改裝

Mechanman Lab熱衷於攝影創作及古典暗房的研究,工作室中亦有暗房沖洗底片服務、相機維修整備與相關零配件的訂製販售服務。提供拍照的同好們在散步後能有個場所以傳統工藝沖洗底片外,也能喝杯咖啡休憩。

9

犬吉工作室

周武翰

55號2樓

創作類型:建築、文學、翻譯、製本。

犬吉擅長以建築和文史材料創作,透過語言和書本與藝術家進行跨域互動,舉辦活動展覽、工作坊。

10

不歸鹿

黃心怡

59弄1號

創作類型:種子裝飾工藝

從台灣各地撿拾來的種子及漂流木,以金工方式切割、打磨、拋光,進行複合媒材創作。

11

Kjohn的再生軍團

羅楷炯

59弄1-1號

創作類型:自造者。

利用3C與日常用品的廢品當創作的素材,運用想像力重新賦予新的價值,成為嶄新、前衛、獨一無二的創作。

12

陳治旭工藝美術創作

陳治旭

59弄1-2號

創作類型:剪紙、木工

於2003年出版《馬祖剪花》一書,承襲馬祖阿婆的剪紙技藝,並在國內外舉辦多場剪紙工作坊。

13

Tuner

林宛儀

61號

創作類型:刺繡、插畫。

Tuner 是一間布衣刺繡工作室,每一件作品都是一針一線慢慢形成;在這裡可以看到繪畫、刺繡作品,每一件用雙手縫出生活的樣貌。

14

17做作工作室

朱淑宛

65號

創作類型:金工創作、拓印創作。

工作室以創作金工與首飾、推廣教學和展覽為主,營造一個當代金工與首飾交流的據點,讓人們認識當代金工的多樣性。

15

Kaomin Studio

高鈺閔

67號

創作類型:金工、紙漿、雕塑

kaomin studio 致力於金工首飾與當代創作,創作者高鈺閔從大自然與生物中獲取靈感,透過金工表面處理技法、軟蠟和硬蠟雕刻,及實驗方式詮釋抽象與有機造形,追求自然純粹的表現形式。

16

嬤嬤murmur

李燕淑

69號

創作類型:皮革飾品。

以植物為創作靈感來源,在生活環境中尋找創作的元素,將那些被忽略的微小植物在收集觀察之後,再以皮革創作仿造植物結構的方式再現,經過十幾道繁複手工工序,直覺性的創作自然系革飾。飾品由台灣常見的植物為靈感如台灣欒樹/蕨類/鹿角蕨/九重葛為發想,以手工剪裁染色塑形方式,構築成不同姿態配戴其身讓人親近彷彿置身山中。

 

  • 現有台北微型群聚簡介:

編號

微聚名稱

代表人

進駐空間

簡介

1

廖凰玎

廖凰玎

2A

為蕭麗虹老師所遺留的資料檔案文件等,提供數位典藏的執行工作、應用與推展,規劃結合藝術與法律的跨域講座、工作坊及相關活動,同時提供相關藝文法律專業教學及服務。

2

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

鄭鴻旗

2B-1

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藉由法人組織的力量,協助臺灣資訊軟體界的開放原始碼社群,包含開放原始碼軟體、開放資料、開放政府(公民科技)。

3

STUPIN 藝術家工作室駐村平台

郭奕臣

2B-2

STUPIN是由藝術家郭奕臣在2017年成立的藝術家工作室駐村平台—STUPIN以藝術家個人作為單位,透過「Studio空間交換」與「Pin駐地文化導遊」,進行工作室與人脈資源的連結和分享,進而串聯出一種全新型態的國際藝術駐村網絡。

4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

洪秉綺

2B-3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是一個以藝術進駐計畫、藝術人才培育、國際文化事務推廣、文化空間政策、空間營運管理等等做為主要推展目標,其為藝術進駐機構的橫向平台,會員來自全臺灣各地藝術村與替代空間,期待能藉由「台灣藝文空間連線」的成立來促成民間獨立而專業的第三部門之中介組織。

5

Paper Matter

蔡胤勤

2B-4

致力於研究推廣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美學、實踐與知識建構的藝術單位,將持續引介國外相關理論與現當代藝術家們的作品,並以擁有近千件資料與收藏品的藝術家書籍文獻庫(Artists’ Books Archive)作為基地,於兩岸三地透過策展實踐、期刊出版、講座策劃、系列課程與工作坊等行動鏈結東亞。

6

滅劇場黯黑舞蹈團

胡嘉

2B-5

滅劇場藝術總監胡嘉,社團法人台灣國際舞踏協會創會理事長,師事台灣猴鶴雙形拳二代目陳明崙宗師。自2008年創立滅劇場,胡嘉的「書踏藝術」以書藝與台灣當代舞踏身體的結合作為核心,帶領觀者看見台灣當代書藝的共時性思考,以及台灣當代美學中厚實的禪意境界,將書藝應用在視覺與表演藝術的跨域操作之中。

7

臺北爵士大樂隊

李承育

4A

臺北爵士大樂隊成立於2008年的由薩克斯風演奏家李承育擔任音樂總監及指揮,成員則結合活躍於國內重要表演活動之古典及爵士職業樂手。目前該團每週固定團練,積極籌畫年度公演、校園及社區巡演、商業演出等各類音樂會,並設有不同類型的爵士演出團隊。

 

 
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微型群聚介紹
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微型群聚介紹

「微型群聚」進駐計畫,為活絡藝術村兩村之空間,特提供村內單元空間,供進駐者(僅限中華民國國籍個人或團體)承租作創作或辦公使用。透過提供長期工作室的方式,扶植臺北市文化創意產業,進行人才育成,並促使進駐單位與在藝術村的國際藝術家進行創作交流。此外,藝術村亦提供行銷資源,配合微聚工作室舉辦的各種活動協以露出,以形塑整體微型群聚藝術家們的形象和特色。

2022年度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有16組、台北國際藝術村有7組長期駐村微型群聚,以推廣藝術村空間資源與社群交流為基礎,使其空間活化與再利用之外,也促進不同族群、領域的文化活動在此發生。

 

  • 現有寶藏巖微型群聚簡介:

編號

微聚名稱

代表人

進駐

空間

簡介

1

Yinke Studio

應可潔

37弄2號

創作類型:絹印、插畫、布品設計。

Yinke 品牌主要對於動物保護、環境議題、弱勢族群等關心,通過個人創作轉化為產品。目前有服飾、明信片、雜貨、布品等各式產品,皆為精緻手感製作。也期許在目前大量消費的社會裡,能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溫暖選擇。

2

三貓俱樂部x秋紅肚房

陳雨琦

43號

創作類型:漫畫、食堂。

三貓俱樂部以「貓」為題材創作漫畫出版,與來自台南家鄉味的秋紅肚房以「牛」創作簡餐輕食。空間不時舉辦展覽、個展,將食的文化與藝術設計共同創造出不同的五感體驗。

3

51門

廖珮妤

51弄5號3樓301室

創作類型:停格動畫、漫畫創作。

「51門」是由定格動畫工作者與漫畫家組成的異想空間。大部分以停格動畫接案製作、微型攝影、插畫漫畫邀稿、教學工作坊、並不定期舉辦各類展覽。

4

其他的事

鄭堯隆

51弄5號2樓201室

創作類型:編織、手作、花草

其他的事以毛線編織和花草為主要創作方式,目前不定時舉行工作坊。

5

周靈芝創作工作室

周靈芝

51弄13號2樓202室

創作類型:布藝、編織、陶藝

藝術家周靈芝以環境藝術和社區藝術為創作方向,曾和寶藏巖居民共創生態農園。目前工作室以創作和教學為主,以及陶藝/布藝課程。

6

差事劇團

鍾喬

51弄15號303室

創作類型:劇團、市民劇場、環境劇場。

差事劇團創立於1996年。創辦人鍾喬自1990年起,陸續與亞洲各國民眾戲劇團體合作,舉辦多次的聯合演出或戲劇交流工作坊。多年來,劇團運用民眾戲劇(People’s Theatre)的訓練方法暨理論系統,從現實出發,融合在地的歷史與生活經驗,在現代劇場中探索表演美學的戲形式。

7

尖蚪

林廷芳

57號

創作類型:藝文複合餐飲。

尖蚪以藝文餐飲複合空間進駐寶藏巖,店內除了提供咖啡茶水及家庭風味輕食料理外,也不定期舉辦各類型小型展演、音樂會、手作工作坊等等。

8

Mechanman Lab

黃正裕

55號1樓

創作類型:攝影創作、相機維修改裝

Mechanman Lab熱衷於攝影創作及古典暗房的研究,工作室中亦有暗房沖洗底片服務、相機維修整備與相關零配件的訂製販售服務。提供拍照的同好們在散步後能有個場所以傳統工藝沖洗底片外,也能喝杯咖啡休憩。

9

犬吉工作室

周武翰

55號2樓

創作類型:建築、文學、翻譯、製本。

犬吉擅長以建築和文史材料創作,透過語言和書本與藝術家進行跨域互動,舉辦活動展覽、工作坊。

10

不歸鹿

黃心怡

59弄1號

創作類型:種子裝飾工藝

從台灣各地撿拾來的種子及漂流木,以金工方式切割、打磨、拋光,進行複合媒材創作。

11

Kjohn的再生軍團

羅楷炯

59弄1-1號

創作類型:自造者。

利用3C與日常用品的廢品當創作的素材,運用想像力重新賦予新的價值,成為嶄新、前衛、獨一無二的創作。

12

陳治旭工藝美術創作

陳治旭

59弄1-2號

創作類型:剪紙、木工

於2003年出版《馬祖剪花》一書,承襲馬祖阿婆的剪紙技藝,並在國內外舉辦多場剪紙工作坊。

13

Tuner

林宛儀

61號

創作類型:刺繡、插畫。

Tuner 是一間布衣刺繡工作室,每一件作品都是一針一線慢慢形成;在這裡可以看到繪畫、刺繡作品,每一件用雙手縫出生活的樣貌。

14

17做作工作室

朱淑宛

65號

創作類型:金工創作、拓印創作。

工作室以創作金工與首飾、推廣教學和展覽為主,營造一個當代金工與首飾交流的據點,讓人們認識當代金工的多樣性。

15

Kaomin Studio

高鈺閔

67號

創作類型:金工、紙漿、雕塑

kaomin studio 致力於金工首飾與當代創作,創作者高鈺閔從大自然與生物中獲取靈感,透過金工表面處理技法、軟蠟和硬蠟雕刻,及實驗方式詮釋抽象與有機造形,追求自然純粹的表現形式。

16

嬤嬤murmur

李燕淑

69號

創作類型:皮革飾品。

以植物為創作靈感來源,在生活環境中尋找創作的元素,將那些被忽略的微小植物在收集觀察之後,再以皮革創作仿造植物結構的方式再現,經過十幾道繁複手工工序,直覺性的創作自然系革飾。飾品由台灣常見的植物為靈感如台灣欒樹/蕨類/鹿角蕨/九重葛為發想,以手工剪裁染色塑形方式,構築成不同姿態配戴其身讓人親近彷彿置身山中。

 

  • 現有台北微型群聚簡介:

編號

微聚名稱

代表人

進駐空間

簡介

1

廖凰玎

廖凰玎

2A

為蕭麗虹老師所遺留的資料檔案文件等,提供數位典藏的執行工作、應用與推展,規劃結合藝術與法律的跨域講座、工作坊及相關活動,同時提供相關藝文法律專業教學及服務。

2

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

鄭鴻旗

2B-1

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藉由法人組織的力量,協助臺灣資訊軟體界的開放原始碼社群,包含開放原始碼軟體、開放資料、開放政府(公民科技)。

3

STUPIN 藝術家工作室駐村平台

郭奕臣

2B-2

STUPIN是由藝術家郭奕臣在2017年成立的藝術家工作室駐村平台—STUPIN以藝術家個人作為單位,透過「Studio空間交換」與「Pin駐地文化導遊」,進行工作室與人脈資源的連結和分享,進而串聯出一種全新型態的國際藝術駐村網絡。

4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

洪秉綺

2B-3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是一個以藝術進駐計畫、藝術人才培育、國際文化事務推廣、文化空間政策、空間營運管理等等做為主要推展目標,其為藝術進駐機構的橫向平台,會員來自全臺灣各地藝術村與替代空間,期待能藉由「台灣藝文空間連線」的成立來促成民間獨立而專業的第三部門之中介組織。

5

Paper Matter

蔡胤勤

2B-4

致力於研究推廣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美學、實踐與知識建構的藝術單位,將持續引介國外相關理論與現當代藝術家們的作品,並以擁有近千件資料與收藏品的藝術家書籍文獻庫(Artists’ Books Archive)作為基地,於兩岸三地透過策展實踐、期刊出版、講座策劃、系列課程與工作坊等行動鏈結東亞。

6

滅劇場黯黑舞蹈團

胡嘉

2B-5

滅劇場藝術總監胡嘉,社團法人台灣國際舞踏協會創會理事長,師事台灣猴鶴雙形拳二代目陳明崙宗師。自2008年創立滅劇場,胡嘉的「書踏藝術」以書藝與台灣當代舞踏身體的結合作為核心,帶領觀者看見台灣當代書藝的共時性思考,以及台灣當代美學中厚實的禪意境界,將書藝應用在視覺與表演藝術的跨域操作之中。

7

臺北爵士大樂隊

李承育

4A

臺北爵士大樂隊成立於2008年的由薩克斯風演奏家李承育擔任音樂總監及指揮,成員則結合活躍於國內重要表演活動之古典及爵士職業樂手。目前該團每週固定團練,積極籌畫年度公演、校園及社區巡演、商業演出等各類音樂會,並設有不同類型的爵士演出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