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繞道而行
分享:

活動日期:2021-01-15 ~ 2021-02-28

活動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

繞道而行

● 展期/1.15(五)-2.28(日) (週一休館)
● 開放時間/11:00-18:00
● 開幕導覽/1.15(五)19:00
●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
● 策展人/林裕軒
● 藝術家/何彥諺、楊季涓、蔡宗勳

 

不久前和朋友聊起當年318運動,我好奇問身為高中生的他在那段期間的生活。他說著當時的煩惱是穿越抗爭人群去南陽街補習班的困難;也有朋友提到他必須穿過拒馬才能踏入校園,更有些人在立法院前打卡被嘲笑湊熱鬧。經驗上的時差與階段性專注事物的不盡相同,我們沒有繼續探究這場運動在過去的感受和對自己現在的影響,相似的是至今走在這些柏油路的時間像是一致的。因現實的膨脹或地表擠壓發生的災難與異議現場,在線性時間裡截出了時間點,也散出了對同一個事件不同的感受。這些感受上的落差不單單顯現在家中牆上因地震產生的裂痕、褪色於電線桿上的抗議訴求貼紙,抑或是隨手從口袋翻出口罩般的奇異日常。當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世界上擴散後,時間也即將區分了疫情發生前與後,甚至是疫情結束的未來,事件就這樣顫動地潛行於街道、電影院、校園、車廂與情感空間中,一路從我們的公共空間直達我獨處的時刻,這裡的我們不再是強化集體意識的口號,而是在劇烈的變化裡確認自身定位的標點,在社會反覆的意識框架中,個人情感上的反應怎麼成為一種社會願景。

「繞道而行」一展以青少年的年齡階段當作某種感性無法定義的線索,將位於北平東路的展場作為一條已知未來盡頭的路面。在這已發生、正在發生但終將成為過去的事,如何辨認那刻的感受;過去的未參與,至今仍框於生活的經歷感受,如何影響自己的觀看角度。展覽將時間與感受的變化狀態聚集於此,進而以個人的獨白重新觀看社會意識,「我」如何在個人妄想裡釐清真實。

以這樣的關注角度,何彥諺在作品〈席地而坐〉中,藝術家以2014年3月19日的報紙,頭版底下一則「台灣科學家找到宇宙膨脹證據」的報導作為材料,她把觀看臨時社群的角度進行翻轉,將街上道路、操場與室內運動場的地面質感,放置成一個個可以挪動的牆面,移動作為集結功能的表面,在摩擦的腳步聲中讀取在地面外的平行時空;另一方面,楊季涓的作品〈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一段旋律〉,以高中時期曾參加合唱團的經歷作為故事原型。她與臺北市立和平高中合唱團共同重新錄音製作合唱歌曲-「褒忠讚歌」,以寓言的方式在這社會框架中,留出每一個聲音在群體中始終存在的(或許不易見的)特殊性;蔡宗勳用傳遞給未來自己的訊息-「時光膠囊」作為主軸,以輕鋼架與矽酸鈣板將空間的天花板填補成一個傾斜且肅靜的平面,其天花板背面的光線,讓延長的影子映在這些社會碎片中。在作品〈背面〉裡,他將客觀時間切除、黏合與榫接在個人時間的剖面上,與已知和未知的時間交匯後,再展開與自己的溝通。

換句話說,這個特定的年齡階段展示了一種「被描述」的未完成狀態:自我與他人意識的初建、進行中的自我認同,我認為其應當被視為一個帶狀且必定持續進行的感性狀態,一個從個人時間延伸至集體時間的高速公路,一路也途經我們的島嶼。從再現已經成為過去歷史的場景,到追問其中角色的內心獨白,一個相同事件是否可以透過客觀描述與符號化成就相異的塑造?看似在宣示某種感性至上,無理性下而產生的原地折返,但在這個展覽中待呈現的是:有沒有一種透過個人自傳式的途徑,來勾勒出當代曾有過且正在發生的社會景象?當事件已經在歷史中沈澱後,我們又該如何在時間中繞道回視,在此刻解讀彼刻所創造的生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