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混種影展」
分享:

活動日期:2015-10-08 ~ 2015-10-11

活動地點:誠品信義店6F視聽室

「混種影展」

    2015混種現場藝術祭今年擴大舉辦,「混種影展」邀請作家及政治文化評論人張鐵志擔任策展人,放映以音樂為主題的紀錄片,利用電影語言,了解音樂在不同時代所扮演的角色與定位。期待透過各領域的藝術創作者利用跨界合作的交流,激盪出更多元創新的美麗火花,為10月的台北帶來音樂與藝術的饗宴。

Audemars Piguet Replica Watches

 

 

混種影展

● 日期/2015.10.8(四)-2015.10.11(日)

● 地點/誠品信義店6F視聽室

● 入場方式/免費入場,影片放映前40分鐘開放排隊,放映前10分鐘開放入場,放映開始20分鐘後,不再開放入場。

 

策展人/ 張鐵志

張鐵志,政治、文化與搖滾評論人,文字專欄見於台港中馬主要媒體。歷任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總主筆、《數位時代》雜誌顧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著有《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等書。現為正在籌備中的新聞媒體「報導者」之共同創辦人與總主筆。

 

策展理念

我們該如何透過影像「看」與「聽」見音樂呢?

在這個音樂影展中,我們以影片為引子,去凝視與思考台灣與中港音樂文化中的重要議題,包括從彼時仍然美好的貢寮海洋音樂祭到這幾年被視為最酷的蚵寮漁村小搖滾,音樂祭如何改變地方與被地方改變?台灣的聲音藝術如何被記錄?中國三十年來搖滾商業力量如何和獨立精神交織發展?香港的音樂人如何在非常侷限的空間掙扎等。開幕片邀請到在台灣首映的《絕不鬆開我的拳頭》,這是一部關於武漢龐克樂隊的電影,也是關於在這個被稱為中國最龐克的城市,憤怒青年如何在一個壓抑中的社會吶喊。

 

放映場次

2015.10.8(四) 19:00

開幕片/《絕不鬆開我的拳頭》

導演|王水泊|中國大陸|2014|90 分鐘|英文字幕

吳維,這個生長在漢口老巷裡的朋克,「生命之餅」樂隊的主唱歌手,是武漢的龐克搖滾之父。在他的影響下,武漢這個長江邊上2千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90年代末成為了中國的龐克搖滾之都。「死逗樂」樂隊的主唱張海、「SUBS」的主唱抗貓、以及武漢朋克的「大眾情人」鼓手胡娟等人講述了他們的生活經歷和情感波折。如今「生命之餅」是武漢唯一存活下來的龐克搖滾樂隊,吳維和那些憤怒的龐克們用噪音和呐喊反抗的專制制度,卻變成了一個更加強大的龐然大物……吳維是這裡最後一個真正的龐克,也註定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導演簡介

王水泊,加拿大籍華人電影導演,他的電影作品曾經獲得過奧斯卡獎提名以及許多重要的國際獎,他也是著名的美國古根漢姆學者獎獲得者。他一直是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的合作導演,近年來應邀母校中央美術學院的邀請創建了電影與影像藝術系並曾擔任系主任,現為該系的外籍教授和碩士導師。 

導演映後座談

● 主持人/張鐵志

● 與談人/王水泊

 

2015.10.9(五) 14:00

《再見烏托邦》

導演|盛志民|中國大陸|2009|89 分鐘|中英字幕

本部紀錄片由三條線索組成,對中國搖滾十年做了一次大回顧。第一條線索由尋找小珂引出。這個曾經是「做夢」樂隊吉他手的漂亮男孩吳珂,曾在1990年北京轟動一時。可驚世駭俗的他,卻在1996年神秘的消失了。第二條線索是有關 「魔岩三傑」的前世今生。這三位在大陸搖滾樂壇中舉足輕重的樂手,創造出了一個理想年代。第三條線索則是跟拍在錄音棚打工的男孩小暢。當大家跟隨鏡頭來到他的山東老家時,一群農村青年齊聲高唱Beyond的《真的愛你》。

導演簡介

盛志民,1969年生於北京。曾多次組織策劃搖滾樂隊、實驗戲劇等文藝活動的演出活動。1997年開始從事電影拍攝工作,參與多部影視劇作的策劃和創作。2002年,拍攝獨立製作影片《心心》,成為內地新晉導演之一,影片入選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2005年執導影片《浮生》,獲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亞洲最佳電影NETPAC獎。2008年拍攝中國搖滾樂紀錄片《再見 烏托邦》。2009年拍攝中國當代藝術紀錄片《中國,藝術的帝國?》。

 

映後主題講座 :中國搖滾是怎樣沒有煉成的?

● 主持人/ 張鐵志

● 與談人/ 張曉舟

 

2015.10.9(五) 19:00

《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

導演|麥海珊|香港|2012|120分鐘|中文字幕

本片試著從獨立歌手對生活空間的思考,來切入城市空間與創作、自由­意志的關係,特別邀請三組獨立樂團:My Little Airport、The Pancakes 和迷你噪音,各自挑選一個地點,唱一首他們自己的歌。這是一部關於香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活動影像紀錄,導演麥海珊根據這些選地,除了人物­訪談與舊地重遊之外,還穿插了許多仿舊的八厘米影像片段,而對於現在受到壓迫而前景未­明的狀態—無論是現行的工廈活化政策,或是港人自由受到侵擾的隱隱作痛,《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試著以不同的層次和方式,在香港這座浮城的各個角落,實踐著自由。

導演簡介

麥海珊,動態影像與聲音藝術家。她在大學時期主修電影,隨後取得文化研究碩士學位,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聚焦於以全球資訊網為基礎的超媒體網絡位置標定,研究對象是處於觀塘區最大型都市更新計畫中的社群。她除了創作單頻道影片/錄像作品外,亦從事田野錄音的聲音藝術、聲音裝置創作和以網路為基礎的計畫。她對數位時代的實驗民族誌與超八毫米膠捲這種媒介的新穎性特別感興趣。她的影片/錄像作品展示於各種展覽或藝術節,例如M+進行:流動的影像、香港國際電影節、台北金馬獎、溫哥華國際電影節,以及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等。

 

映後主題講座:我們如何歌唱:香港、台灣的表演空間與音樂文化

● 主持人/ 張鐵志

● 與談人/ 岑寧兒

 

2015.10.10(六) 14:00

《海洋熱》

導演|龍男以撒克凡亞思|台灣|2004|90分鐘|英文字幕

第四屆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在2003年的夏天裡再度舉行。為期三天的音樂活動中,最受大家矚目的就是第二天的獨立海洋音樂大賞的樂團比賽。
在評審眼中樂團表現整齊,女主唱表現突出的Mango Runs;平均年齡只有17歲卻遍尋不到鼓手的Hotpink;積極準備比賽而把工作辭掉,一心想得到20萬獎金的原住民樂團,Totem;擁有三個vocal加上用無厘頭的心態玩音樂的Stone;每次練團都要和警察周旋的Sunshine Boy…這五個樂團也都報名了這一次的比賽。每個樂團懷著不同的心態來參加,也各有不同的際遇;唯一相同的是,每個人都默默期待,有一天自己能在像「海洋」一樣擁有數十萬觀眾的搖滾舞台上,綻放耀眼的光芒。

導演簡介 

龍男.以撒克.凡亞思,台東縣池上鄉阿美族人,於台大社會系畢業後專職紀錄片的拍攝工作,並於2009年取得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電影製作碩士。執導過的多部紀錄片作品,其中《海洋熱》曾於美國、台灣、韓國獲得許多獎項和參展的肯定。 2009年開始,龍男也開始嘗試監製的工作,首次監製的八八風災影像紀錄作品系列,以《沈沒之島》一片,榮獲2011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暨最佳紀錄片大獎。2013年為了影像教育向下紮根,於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擔任講師。2014擔任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的原住民族電視台節目部經理,現職為韶光電影公司監製/導演,期待以電影找出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法之理念,改變台灣的社會問題。

 

2015.10.10(六) 16:00

《蚵子寮漁村紀事》

導演|施合峰|台灣|2015|106分鐘|中英字幕

2012年,台灣版的「烏茲塔克Woodstock」就在高雄上演!

蚵子寮(蚵仔寮)原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就跟台灣所有漁村一樣,由於漁獲量銳減及自然景觀的破壞,人口外流嚴重。為了重振產業發展觀光,同時吸引外地的遊子返鄉,當地居民決議發起「蚵寮漁村小搖滾」的音樂節活動。

在吃過公部門的閉門羹後,這群門外漢決定不靠政府或財團的資源,從認識獨立樂團開始到募款、宣傳,不假他人之手,用團結展現蚵子寮的漁村魅力,也成為台灣民間獨立音樂節的典範;《蚵子寮漁村紀事》完整紀錄了2014年第二屆「蚵寮漁村小搖滾」從籌劃到謝幕的過程,以及在地居民和返鄉青年對故鄉的回憶與情感。

導演簡介

施合峰,雲林人,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受到家中從事傳統產業的影響,創作時習慣關注因時代變遷而逐漸消逝的人文風景,影像風格安靜而沉穩,透過真實現場的觀察來捕捉生活的氣味。

 

映後主題講座:從貢寮到蚵子寮:台灣音樂祭與地方文化

● 主持人張鐵志

● 與談人施合峰、葉雲平

 

2015.10.11(日) 14:00

《如果耳朵有開關》

導演|陳芯宜|台灣|2009-2011|93分鐘|中英字幕

「不想看可以閉眼睛,不想聽卻沒辦法關掉耳朵。」

《如果耳朵有開關》試圖從台灣聲音(聲響)藝術發展的脈絡中,尋找這十多年來一直活躍於聲音藝術的創作、卻鮮少被主流關注的藝術家們:Dino、王福瑞、林其蔚,紀錄這些90年代即從事聲音創作的先鋒藝術家。此拍攝計劃從2008年底開始,目前仍持續進行,此放映版本為2011年階段性完成之成品。

導演簡介

陳芯宜,電影導演。無論是紀錄片或劇情片,皆傳達對於時下社會環境的長期觀察,以及人物角色、生活處境的深刻刻畫。更擅長利用魔幻寫實的手法,突顯現實社會的荒謬性,用以陳述更大的結構問題。作品曾獲多項國內與國際影展獎項與參展邀請。
紀錄片作品有《行者》(2014)、《山靈》(2014)等;劇情片作品有《我叫阿銘啦》(2000)、《流浪神狗人》(2007),短片《昨日的記憶:阿霞的掛鐘》(2011)、《台北工廠:豬》(2013)等。

 

2015.10.11(日) 16:00

《台北抽搐》

導演|林婉玉|台灣|2015|68分鐘|中英字幕

黃大旺,又名黑狼(黑暗校園民歌之狼)、姚映凡,素有「人間音樂活百科」之稱,來自台北的聲音藝術表演者。高中開始自主錄音,聆聽大量且多樣的音樂。他的演出形式包含玩具即興演奏與硬體電子噪音,以及「黑狼那卡西」說唱秀,結合翻唱、念白與大旺式舞蹈。他也是台灣唯一發行噪音的唱片品牌旃陀羅唱片成員。在舞台上的他變化多端,然而他認為自己是人生失敗組。本片站在貼近跟隨的位置,在舞台之外,觀察他的生命樣貌與創作表演之間緊密的連結,並與他一起在城市穿梭遊走,從聲音到身體,從臥室到廢墟。

導演簡介

林婉玉,1984年生於台北。獨立影像工作者,從事紀錄片、影像設計相關。多與聲音藝術表演者、編舞者、劇場工作者合作。合作對象包含周先生與舞者們、狠主流多媒體工作室、旃陀羅唱片等等。她對於小眾藝術文化特別關心,作品多探討不同生命活著的價值。《台北抽搐》是她第一部紀錄長片作品。

 

映後主題講座:如何記錄聲音?

● ​主持人/黃大旺

● ​與談人/林婉玉、林其蔚、王福瑞、陳芯宜、Dino

 

主辦單位保留一切變更修改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