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羅智信
羅智信

羅智信的藝術實踐多數是通過對於各種媒材廣泛的實驗所完成的。從傳統的材料到非典型的材料;從陶土、樹脂、數位印刷、日常物件到食物、化學藥劑與甚至無形的氣味分子。這些物質形式是他對於物質世界(表象世界)的探索途徑與載體,像是通過實驗去應證假設,然而這實驗的終極目的,卻是指向這些物質所乘載的人類活動與精神世界。

羅智信對於人們認知經驗的模式與框架感到興趣,他擅長捕捉日常中微妙的片刻、錯覺甚至妄想,凝結並放大其中的衝突與荒謬。他經常利用隨處可見的現成與拾得物件進行創作,以物件本身豐富的意象,重製了某種「現實」。在這第二現實裡,觀者可以看見它源自日常的線索軌跡,卻同時察覺它與現實的微小偏移與縫隙。

在他的作品之中,材料、物件之間所構成的關係經常是作品內容與觀念的重要關鍵。他不僅著重於作品的表面,他考量更多的是物質如何攜帶與轉換能量,此外,他對於物件與材料的使用保有一種公平性與客觀的態度(即它們之間並沒有被進行價值區分),也因為這種平等關係,物的意義得以相互疊加與詮釋,進而共同建立新的整體。

羅智信(1984)出生於臺灣苗栗,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目前工作與生活於台北。近期個展包括: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2018)、Slide, don’t Slip地板項目(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2016)、開放容器(谷公館,台北,2016)、羅智信個展(巴塞爾藝術展,香港,2015);聯展包括:月球的另一面(亞洲藝術中心,南韓,2017)、熱帶氣旋(關渡美術館,台北,2018)、從不扔東西的人(時代美術館,廣東,2017)、城市.魅感(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2015)、Unseen Daily Life(Tokyo Wonder Site Hongo,東京,2014)、皇后雙年展(皇后美術館,紐約,2013)與台北雙年展(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4)。羅智信作品曾入選華宇青年獎(2016)、台新藝術獎(2014)、臺北美術獎(2012)等。

分享:

駐村日期:2018-06-04 ~ 2018-08-25

駐村地點: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高陽藝術工作室

透過攝影,我發現自己依舊在尋找在進行雕塑創作時同樣關心的事物,它們包括了:顏色、質感、體感、比例構成與物件的組合,我試圖藉由平面的影像去捕捉材料之間的對比與對話關係。到後來,我逐漸清楚地意識到我在路上所尋找的,就是那些自然或人工的,功能性的或出於本意之外的事物,對我來說,它們就是「現成」的雕塑作品。

藉由過去駐村與展覽的機會,我在街頭拍了許多照片,日常的景觀透過旅人的眼睛而不再尋常。可能因為文化或是民族性使然,不同地方的人民對待物的方式有著獨特的哲學,這也反映在他們的日常中的功能性物件上。某次在街頭看見一個服飾廣告,斗大的三個字「機能美」寫在上頭。雖然廣告詞與我欲捕捉的有著完全不同的語境,但卻似乎精準地命中核心。美與機能兼具,或是說:美因機能完備而自然產出。藝術家欲捕捉、創造美,但往往美的體驗卻不來自藝術,而是來自日常生活的平凡之物,其不服務美感,而是服務其他目的的事物。

以現成物為主要創作材料一直是我創作中的核心之一,使用那些物件的同時,不由自主地意識到其背後來自日常生活的意義與內容,並且深深地影響觀者如何去觀看、回應我的作品。它們反映了既個人又具普遍性的記憶、習慣與生活方式。近年作品試圖擴展現成的概念與想像,用以形容人們生活的樣態、模式與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