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不廢跨村實驗室
不廢跨村實驗室

「不廢跨村實驗室」,由「廢青不廢_零廢青年行動計畫」發起人楊芳宜,邀請書畫藝術家張嘉洳及永續行動推廣者陳彥慈於2017年底共組,以「不廢」為核心、「跨村」為行動、在「實驗室」的基地上,探討「廢棄」議題的多元面向與積極可能。

三人同組實驗室,源於2015年楊芳宜與陳彥慈參與竹圍工作室「綠色藝術行動展」,這些泰國與臺灣藝術家們以環境藝術與生活為題的創作、藝術無界的經驗,分享許多源自流域的珍貴故事。2016年,張嘉洳與美麗台灣關懷協會的「海納百川」旗幟花卉展,將傳統文人水墨與臺灣廢廣告旗幟之異類整合,彰顯個體在大而複雜的社會網絡中可扮演的積極角色。2017年,楊芳宜與張嘉洳共同策劃「來辦桌囉!百道菜餚經典滋味」百變旗幟創作展,從「新富町文化市場」展場旁的傳統常民市井生活發想,將台灣文化從花卉農業延伸至飲食文化,讓台灣特色「辦桌文化」融入環境藝術創作,展現文化翻轉暖化的藝術實踐。

分享:

駐村日期:2018-07-09 ~ 2018-12-28

駐村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計畫在駐村期間以「跨認識、跨互動、跨創作、跨發現」四個階段,透過異質編織、傳統書畫、再生創作及跨領域合作等方式,在「便利速成⇄惜物懷舊」既矛盾也兼容的當代環境下,從「跨認識」的第一階段開始,將駐村經驗視為實驗室空間,認識觀察這些「到達」、「離開」或「生活」在寶藏巖聚落的住民、藝術家或過客,研究紀錄他們如何看待「新⇄舊」、「聚⇄散」、「傳統⇄現代」之間的「跨」關係。

第二階段,預計在駐村期間每月邀請村內村外住民或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或實踐家來到實驗室(戲劇、舞蹈、科學、文學、數學、生物...等),一起參與「跨互動」階段,訪問紀錄對於「廢棄」議題的現有詮釋與重新定義,再共同發展因地制宜的小型參與式藝術創作(交換廢棄、吸氣吐廢、食之無廢等),完成第三階段行動。

最後以策動群體參與「不廢行動」的展出,「跨發現」在當代社群影響與自然環境變遷下個人自處與群體共創的「不廢」可能,完成四階段永續共創行動。